深度解剖2016年LCD行业涨价潮的原因
2016年LCD行业******的事情莫过于上游涨价了。5月份开始,包括上游的面板、控制设备等原材料,中游的封装企业都进入涨价通道。这对于三四月份还在大谈价格下降的下游终端企业而言“如同一记闷棍”。
但是,如果仅仅是涨价,下游企业还能好好的“内部消化”。三季度,部分产品甚至出现“断货、断供”风波。这显著影响了下游LCD屏体企业的定价走势:几乎是5年来,首次有企业公开对产品涨价。上游涨价风波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层:
一方面是,大环境性的因素。这主要是2016年中期以来化工和黑色冶金产品的价格回调,人力资源等价格的上涨,以及汇率变化,导致的LCD需进口部件产品价格波动。这种变化反映的是宏观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具有跨行业的共性特征。尤其是对于涉外业务中的汇率变化,一系列诸如英国脱欧、美国大选等重大政治事件的“意外”影响,更是体现了全球治理形势的“波动性”。
另一方面,LCD行业上游价格上涨的******原因还在于需求扩张。这不仅仅涉及近年来LCD产品的市场扩大,大尺寸液晶电视的流行和工来级液晶拼接屏产品的小幅增长造成的背光源LCD需求增加, 2012年开始的行业去产能和去库存周期导致的供给成长停滞。
正是需求扩张和供给不足的双重作用,才造成了2016年三季度LCD行业即便涨价也能断货的现实。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于互联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如对稿件内容/版权等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